林上淮
LSH DESIGN 創始人/設計總監
圣奇凱尚裝飾 創始人/設計總監
從業20余年,林上淮親歷了中國室內設計行業的發展變遷。他專注私人住宅設計,重視空間的內在與外在環境的呼應,不拘泥于特定風格,不被有限空間束縛,設計以人為本,尊崇人與自然環境空間和諧共生,做好用、好看、健康,有溫度的設計。
拔地而起的高樓、川流不息的馬路、熙熙攘攘的人群、忙碌緊張的工作…日漸擁擠繁華的都市,真正留給人們的空間卻越來越少。
冰冷的鋼筋水泥森林,阻斷了藍天、繁星、山水,也限制了人們對生活的想象。尤其是疫情之下,被按下暫停鍵的城市,被迫開啟長時間的居家生活。
這樣的情況,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在有限的住宅空間里,如何才能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時,又能撫慰當下的焦慮和不安?
01 重構空間,重塑生活
如今,我們的生活方式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而承載我們生活的容器——家,也因此被賦予了更多形態。
這是一棟坐標北京的別墅,280㎡、地下一層+地上兩層。住著幸福的五口之家,三世同堂,男女主人與他們的母親,以及他們的一雙兒女。
業主夫婦希望他們可愛的孩子能夠擁有一個充滿陽光,且愉悅、自由的童年。
在充分了解到業主的真實需求和審美訴求后,設計師希望為空間注入更為豐富的美學層次和生活氣息。
以當代極簡的設計語言,去重構空間秩序,以此來提升整體空間的利用率、通透感和舒適度。
設計師利用入戶過道,將原有門廳整體外移,以至于一部分被保留在室外,起到很好的遮風擋雨作用。
釋放出來的空間由外向內,設置鞋柜+換鞋坐凳,進出門方便且舒適。
再往里走是一整面墻的收納柜,放置鞋帽、衣服,美觀又實用。
玄關處未做過多裝飾,除了主光源,還輔以地燈,精致的黑鈦線條,加上足夠的照明讓主人在歸家的第一時間,便能卸下風塵與疲憊,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溫暖、輕松氛圍。
從門廳到玄關,從客廳到餐廳,設計師重新規劃空間布局。讓回家變得更有儀式感的同時,也讓動線更為流暢、合理。
客廳與餐廳獨立且相通,開放又通透,讓整個別墅更加開闊,視野、采光更加通透。
通往二層的樓梯設計了嵌入式感應燈帶,人體感應+光感感應的結合,勾勒出柔美的線條和生活的溫度。
02 簡奢有度,設計無限
建筑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曾提出過這樣一個概念:“少即是多。”這意味著,所謂的“極簡”并不是一味地減少,而是有所考量的精簡。
同樣,在本案的設計過程中,設計師也在盡量避免盲目追求“刪繁就簡”,而是以人為本、以人為尺,尊重業主的喜好和想法,將“簡而不俗”、“簡奢有度”的設計理念融入空間、融入生活。
將金屬元素與黑白灰的主色調相互融合、和諧共存,剛柔并濟形成空間獨有的氣質。
空間內大多以利落筆直的線條描繪,設計師有意在其中加入圓潤輪廓和鮮明色彩。
從馬肚形餐桌、橢圓形挑空,到無處不在的跳色搭配,足以協調、柔化體空間整體色調帶來的高冷感。
黑白灰并不是別墅中一成不變的色調,為業主女兒打造的兒童房則選擇了夢幻的藍色和養眼的綠色。
飄逸的白色羽毛燈、柔軟的床鋪、兼具展示功能的白色書桌…為孩子營造舒適、安全、自由的成長小天地。
極簡與輕奢之間,當代與經典之間,設計師借助克制的藝術手法,通過對空間的無限探索,營造出純粹卻又不失溫度的生活方式。
03 移步借景,處處皆景
玄關處,一副質感與藝術并存的畫作是整個空間的點睛之筆。
以“借景”的設計手法,將頗具詩意的格調在現代輕奢的氛圍中鋪展開來。
一抹明亮的色彩,透過精心設計的條形鏤空隔斷,讓餐廳與走廊之間在美學之上有了微妙的串聯和呼應。
來自視覺上的沖擊,也讓空間在低調之中更顯韻味深長,在整體秩序中承上啟下。
通過物像與心靈的合二為一,引導居住者的生活變得更加靈動、有趣,在當代氣息滿滿的空間里,充分體驗到園林之中移步借景的東方韻味。
以“簡”定義當代都市生活的藝術與質感,以“奢”重構符合當代審美的空間美學。
“簡”與“奢”之間,本就沒有太多界限。與其刻意分割,倒不如取長補短、相互滲透,方能抵達新的意境、新的高度。
從業20余年,林上淮親歷了中國室內設計行業的發展變遷。他專注私人住宅設計,重視空間的內在與外在環境的呼應,不拘泥于特定風格,不被有限空間束縛,設計以人為本,尊崇人與自然環境空間和諧共生,做好用、好看、健康,有溫度的設計。
林上淮遵循做“有溫度的設計”的理念,用同理心與責任心與使命感做設計,不辜負業主的信任,賦予空間可持續的生命力,讓藝術美學與實用功能最大限度地達成融合。用不同風格的設計語言,創造出富有溫情的空間設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