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賈楠
設計公司:好似飛行/House Fiction
時值好似飛行團隊正在設計同一品牌在成都的新店Talk to the red wall - Doko Chengdu/客從何處來甜品店餐廳-成都,北京城里突然如火如荼地展開對有機生長出的沿街店面的整頓運動, 原位于三里屯北區住宅樓底層的客從何處來甜品餐廳,也因此決定緊急遷址至附近寬容度更高的機電大院內。帶著初始店面的記憶遷徙,并與成都新店建立關聯,這兩點成為此次北京店遷址設計的基本要素。
新址的建筑為依附在老機電院(源于1907年的京師初等工業學堂)辦公樓外的兩層鋼框架,紅磚表皮的房子,東西橫向狹長、南北進深較短。已有開窗及開門數量與形式無法滿足甜品店使用要求,加上保留紅磚印象與合理利用屋頂平臺的任務要求,使得外立面甚至整體空間改造需更加謹慎。
重生的空間
進入室內空間,縱向視線與動線通過兩個從屋頂置入的體量解決,一個是吹拔天井將視線引向屋頂向天空景觀, 一個是樓梯引導人向上至二層至屋頂庭院,由此產生了與成都店統一設置的專門裝置空間和重點上色的樓梯。
兩家店概念圖示
剖面圖
一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上二樓時會途經與老辦公樓的共用墻體,將一面透明玻璃置于樓梯內側,保護老墻體的同時也可在之間布置藝術品。
鋼結構樓梯同樣選用珊瑚珠色噴涂,同樣擔負起與成都新店建立關聯的任務,也是對小空間樓梯設計重要性的反向思考。
隨時間移動的光斑成為時間流走的證據,成為室內空間最重要的靈動裝飾。夜晚玻璃磚的燈光亮起,室內與室外同時感受到通過不同情景、不同音樂等帶來的燈光氛圍變化。
悄悄的屋頂庭院
三層平面圖
從屋頂凸出與樓梯斜度相同的透明直角三角形出口出來,便上至屋頂庭院。平臺外圈種植槽中的高竹帶來私密性,讓露臺盡量避免受到附近車流視覺與聽覺的干擾。
就餐座位是與欄桿扶手和植物槽結合的定制鋼板桌椅組合,節省空間,也讓單獨與同行的客人都有合適選擇。
吹拔區域至屋頂覆蓋透明玻璃與地面平齊,通過屋頂可透過裝置觀看到室內的活動場景。
“呼吸”的表皮
立面圖
呼應著被拆除的原始店面的櫥窗形式,新店的一層結合不同功能(入口、水吧、座位)設置形式不同的外凸窗, 在合理擴張室內面積的同時引入更多自然光和庭院景觀。
二層除設置橫條外凸窗,定制半塊紅磚尺寸的透明玻璃磚替換部分紅磚,玻璃磚向室內退進2cm, 使得側面有距離安裝全彩LED點光源,通過燈光控制程序設置可調節每一塊玻璃磚的顏色變化、亮滅速度、明暗程度等,建筑表皮得以在視覺上“呼吸”,與空氣、音樂、情景互動。
互動:
1.屋頂設置霧霾PM2.5檢測儀連接光源控制器,燈光由白變紅的過程代表霧霾指數由低至高,產生與環境互動關系,提醒室內外行人環境質量。
2.光源控制器與音樂播放器連接,隨音樂律動控制燈光顏色、亮度等多種變化,讓音樂可視化、多維度。
3.通過設計燈光變幻程序,餐廳可根據不同情景(四季、天氣、節日)變化調整燈光參數,從而使餐廳產生對應的獨特氣氛。
這家餐廳關心著其所處的城市,在"與北京同呼吸"模式下, 建筑表皮上的玻璃磚會每6秒完成一次亮滅,模擬人的緩慢呼吸周期。當pm2.5及AQI指數在0-300之間時,“呼吸”著的燈光從白色到珊瑚珠色漸變;當指數大于300時,燈光急劇變紅。身處繁華鬧市中的隱晦提示,或算作名為“客從何處來”甜品餐廳“多管閑事”的一種俠客精神吧。
“跳格子”前院
開放庭院是進入室內空間的緩沖,使用與周圍鋪地相同尺寸的磨砂玻璃磚替換部分地磚,再輔以燈光,建立機電院與此建筑的關聯。意想不到的是時有孩童在此跳格子玩樂。
項目名稱:客從何處來-北京
項目地點:北京,三里屯
設計公司:好似飛行/House Fiction
項目功能:甜品餐廳
項目類型:建筑改造、室內設計
結構與材料:紅磚、玻璃磚砌筑 + 鋼結構
建筑面積:140平米
設計時間:2017 年 4 月 -8 月
施工時間:2017 年4月- 8 月
項目攝影:田方方
好似飛行/House Fiction是一間年輕的設計實驗室,于2017年由建筑師冀雅瓊在北京創立。工作內容探索于規劃、建筑、室內、產品、出版物、裝置及影像等領域,以滋滋不倦地在商業與藝術領域匍匐實踐為藍本建設偉大祖國。
熱點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