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征
共生形態(C&C DESIGN)創始人、設計總監,高級室內建筑師。
2001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并于2002年考取藝術設計碩士學位,現為廣州美術學院建筑藝術設計學院客座講師、實踐導師,CIID廣州專委會理事,中國房地產協會商業地產專委會商業地產研究員。
彭征先生關注城市化進程中的當代設計,思考和實踐“共生”的設計形態,從事建筑、室內、景觀等多領域的設計實踐,設計作品具有較強的建筑感和現代簡約的風格。代表作品包括南昆山十字水生態度假村、時代地產“時代·家”體驗店、美的地產企業總部、廣州亞運會景觀創意裝置“風動紅棉”等。
設計作品曾蟬聯德國iF設計大獎、德國紅點設計大獎、美國室內設計雜志Best of Year Awards年度最佳大獎、意大利A‘Design Award設計大獎、香港亞太室內設計大獎等國際頂尖設計競賽獎,2017年獲德國iF設計室內建筑金質獎最高榮譽。
單純的黑白,在這十年來的設計中用得比較多。固然效果清明,視覺酷炫,但正如頓頓紅燒肉,未久必膩。稍微換一個思路,或許能對胃口有所裨益。
所謂像素視覺,也就是將一個物體的顏色分解,像素化,在視覺上則表現為碎片化。共生形態的設計師在梳理出這一思路后,事實上將之定義為帶有實驗性質的工作——設計師運用這一原理,不急于考慮完成面,而是先將大的辦公室板房空間通過不同材質、顏色、燈光作解構,將材質依照其各自肌理條件,觀察在燈光下呈現出的顏色和狀態,以此為設計依據,才開始考慮圖上的設計作業。在拆分然后歸納材質和色調變化之后,發現整個空間在色調的構成上呈現的是較大比例,不同亮度和存在狀態的灰和白的主調。
白色的調子是整個重新建構的空間中保持穩定的部分,而由定制水泥板、木質造型的體塊、灰色玻璃、地毯、家私形成的不同色調,不同質感的灰色,就成了整個空間中最活潑的元素,與白色相得益彰。讓整個空間呈現出靜謐但不沉悶的氛圍。這樣做出來的設計,最后的效果很讓人想象到影像后期處理中不同體塊的快速精準的拆分和聚合的效果,帶有視覺幻像的意味。而這一切則完全是分析——表現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