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激情_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_久久亚洲欧美_操欧美老女人

A+廣告

共生形態 | 錦水江畔,閑寄浮生-保利·天府和頌售樓部

廣州共生形態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擁有建筑裝飾工程設計專項乙級資質及“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公司的核心團隊由知名設計師彭征先生以及一百多名職業設計師組成,設計業務涵蓋酒店、商業、地產、辦公等領域,為客戶提供建筑、室內以及軟裝陳設的一體化設計服務。“共生形態”屢獲國際設計大獎,包括2017年德國iF設計(室內建筑類別)唯一金質獎、連續六年蟬聯美國室內設計雜志Best of Year Awards金獎、英國第25屆Andrew Martin國際室內設計大獎得主暨年鑒封面作品得主、德國紅點設計大獎、香港亞太區室內設計大獎金獎、WIN Awards 英國《世界室內新聞》雜志大獎金獎、美國IDA國際設計大獎金獎、GADA 全球建筑設計大獎金獎等。

案例展示案例詳情

        編輯:sally

        項目名稱:成都保利·天府和頌

        室內設計:廣州共生形態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軟裝設計:廣州共生形態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劍南山水盡清暉,濯錦江邊天下稀。

煙柳不遮樓角斷,風花時傍馬頭飛。

芼羹筍似稽山美,砧膾魚如笠澤肥。

客報城西有園賣,老夫白首欲忘歸。

——《成都書事》宋·陸游



        從大禹治水開始,成都就是一座因水而起、因水而興的城市。錦江之水,縱貫三百里,潤澤四千年,哺育出成就斐然的天府之國,滋養出一個個會享受生活的成都人。水中浣花濯錦,江邊聽曲喝茶,便是古往今來成都最引人入勝的人文畫卷。




        位于成都天府新區錦江生態帶的保利·天府和頌售樓中心,作為已有售樓部概念的升級迭代,以水作序,延續錦水江邊老成都的閑適時光,捕捉那些遺落的人文記憶,打造一個現代雅致與人文煙火相得益彰的都市生活范本。



01/ Linking

洄游的動線


       在總平面上,售樓部通過風雨連廊與各入戶架空層建立起貫通的廊道,形成環形洄游的總體動線,構筑老成都小街里巷的肌理,提升著綜合性的居住體驗,保障著更加信賴、有溫度的歸家之路。



       與此同時,作為介于城市與家之間的社區型公共空間,售樓部空間串聯起總體的交通動線,為居住者提供可休憩、可社交、可煮酒烹茶、可觀花聽雨的多元靈活性場景,成為社區鏈接與互動的重要一環,并以此構建生動、和諧的鄰里關系。





02/ Flowing

流動的感官


       在大尺度開合的空間內部,時間感下沉,空間節奏低緩,氣質沉靜內斂,大理石地面的倒映出人與物的綽約,呈現出水的溫潤光澤。視知覺在潛意識中被空間所引導:沙發區下沉,制造高低的視差關系;與此同時,天頂亦呈流線型弧面,向景觀的方向傾斜,共同將視線引向中庭水景。



       流動的感官,流暢的布局。中央水景具象化了錦水漣漣的姿態,成為整個售樓部視覺感知的中心。當人們閑來獨踽、臨水而坐時,仿佛又重新回到了那個從精神上依賴著錦水的時光之中。







03/ Continuing

延續的煙火


       一市居民半茶客,說的正是成都。在成都,鬧市有茶坊,公園有茶館,橋頭有茶鋪,陋巷有茶攤。老成都的悠閑,正是藏在每一個喝茶吹殼子的晴天午后。它是市井的公共生活,也是微縮的精神世界。



       將茶室的功能引入售樓部,制造茶香裊裊的煙火氛圍,不僅僅因為茶文化是老成都的縮影,更因為飲茶是錦水河對成都市民生活最質樸的饋贈。“河水茶香”,作為舊時老成都茶館的招牌,譜寫了一代又一代老成都人的精神記憶。






04/ Echoing

被喚醒的文脈


       整個項目,以錦水的概念為緣起。水作為視覺的母題,在細節與藝術裝置上,或提取水之物象,或映照水之美意,深度呼應整體空間的水韻氣質,勾勒錦水文化的深層脈絡。





       水紋形態壁燈、錦鯉裝置、陶瓷水墨藝術、窯瓷茶器等細節與藝術陳列,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相融合,從不同的維度上詮釋著錦水對日常與藝術的滋養,喚醒城市歷史文脈,在地域人文景觀的光譜里,為項目場景注入城市的靈魂。




       旖旎多姿的錦水河,靜靜地流淌了幾千年,延伸出成都地圖拓展的邊界,連接著市井生活的過去與未來。而新的人文煙火,于錦水河畔悄然落地,新的生命質地與未來圖景,已蔚然成風,靜候韶華。





項目名稱:成都保利·天府和頌

室內設計:廣州共生形態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軟裝設計:廣州共生形態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總監:彭征

主案設計:梁景山、曾晉家、陳泳夏

項目業主:成都航逸置業有限公司

業主代表:張章、卓舟峰、毛敏英、何淳、李曉藝、尹懿朅

項目地點:四川 成都

設計時間:2023年4月

竣工時間:2023年11月

設計面積:售樓部538㎡、樣板間143㎡

項目攝影:鄒鋒翰@4U STUDIO



       廣州共生形態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擁有建筑裝飾工程設計專項乙級資質及“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公司的核心團隊由知名設計師彭征先生以及一百多名職業設計師組成,設計業務涵蓋酒店、商業、地產、辦公等領域,為客戶提供建筑、室內以及軟裝陳設的一體化設計服務。“共生形態”屢獲國際設計大獎,包括2017年德國iF設計(室內建筑類別)唯一金質獎、連續六年蟬聯美國室內設計雜志Best of Year Awards金獎、英國第25屆Andrew Martin國際室內設計大獎得主暨年鑒封面作品得主、德國紅點設計大獎、香港亞太區室內設計大獎金獎、WIN Awards 英國《世界室內新聞》雜志大獎金獎、美國IDA國際設計大獎金獎、GADA 全球建筑設計大獎金獎等。

       “共生形態”是一個正在成長和壯大中的設計團隊,我們的名字就決定了我們的包容性,同時,我們也感興趣“共生形態”這一詞組的所有內涵。在當今發展中的中國,大規模、巨量、高速的建設狀態鼓勵社會性的設計實踐,對于設計師來說,擁有的機會不但是設計一件作品去影響和改變生活,更是致力于當代中國面貌的成形過程,這是對“共生形態”設計團隊,對中國的類似工作的最終挑戰。




彭 征  


       共生形態(C&C DESIGN)創始人、設計總監,高級室內建筑師。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設計碩士畢業,現為廣州美術學院建筑藝術設計學院客座講師、實踐導師。

       彭征先生關注城市化進程中的當代設計,思考和踐行“共生”的設計哲學,從事建筑、室內、景觀等多領域的設計實踐,設計作品具有較強的建筑感和現代簡約的風格。

       代表作品包括珠海星河糖廠文化博物館、河源保利星空小鎮、南昆山十字水生態度假村、時代中國總部、美的地產企業總部、貴陽美的·1958時光里、廣州亞運會景觀創意裝置“風動紅棉”等。

       作品曾獲2017年德國iF設計(室內建筑類別)唯一金質獎。連續六年蟬聯美國室內設計雜志Best of Year Awards年度最佳金獎、英國第25屆Andrew Martin國際室內設計大獎得主暨年鑒封面作品得主,Andrew Martin全球TOP100優秀設計師得主、2008-2023亞太區室內設計大獎金獎/大獎獲得者、2018-2020及2022年金騰獎金獎獲得者、2022 WIN Awards 英國《世界室內新聞》雜志大獎金獎獲得者。



熱點閱讀:

戈多新作 | 凡物皆可觀

無序設計 | 成都崇德里民國老建筑的重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