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賈楠
設計公司:原筑景觀
設計師:閆明、趙明希、宋旭、鐘榮潔
設計撰寫:閆明
計家墩村位于富饒的昆山,四周被稻田包圍,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設計任務是改造并加建位于村口的村委大樓,讓它成為未來“村民”的公共活動空間,服務于從上海開車一小時來這里體驗鄉村生活的都市人。
改造前的村委大樓與都市人主觀印象中的江南水鄉有很大出入,它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屋頂用了青瓦坡屋頂,威嚴而高大,作為公共建筑,卻讓人沒有停留的欲望。然而,整個村子卻非常開放,沿著小巷走走就會發現這里的公共空間有機而又動人:沿街的界面時不時地會出現驚喜,一些積極生動的小空間面向行人,讓建筑的界面不再冰冷。有些建筑的背面和山面稍加改造,形成了新的空間,讓鄰居們可以在此小坐。
通過改造,未來計家墩村民中心里的空間會出租給小商戶來經營酒吧、咖啡館、商鋪和工坊。業主的要求是:要有作為餐館的大空間以及配套廚房,每個經營場所需有配套的室外空間,使有限的空間可以承載更多活動。
村民中心雖然地處昔日鄉村,但未來卻是要面向自周邊城市的假日游客,業主、設計師和使用者均來自城市。因此在設計最開始,我們把我們設計的村民中心定位為“鄉村里的城市建筑”。我們與業主一同確定了從空間操作入手的工作方式,營造從大到小、有級差關系的一系列空間,并創造盡可能多的積極的公共空間。這種使用功能的不確定性一直延續到了建筑落成之后:原來計劃用作餐廳的大空間被作為展覽和活動空間,而每個小房間也都承載了遠超預期的功能。
▲改造前后對比
改造策略
從這些生活中的改造得到靈感,我們總結了如下改造策略:
1 打破工整對稱的方盒子、消除原來的空間權利關系,降低建筑立面尺度、破除冰冷傲慢的姿態。
2 讓進村的步行主路從建筑中穿過,讓建筑的室內外空間都連通成為村子公共空間的一部分。
3 徹底顛覆建筑內外的刻板分割,讓室內外連通,建筑內是室內花園、建筑外是室外客廳,人的活動由室內延伸到室外,由室外流動到室內。
4 把建筑四面全部向周邊打開,讓周邊的消極空間變成面向并且服務于外側的(facing and serving)積極空間。
5 強調建筑的城市性,讓其從在外面被觀賞的一塊“雕塑”變成從內部被經歷的一座花園。
▲計家墩鳥瞰
打開南側界面
通過頂部結構加固,把舊建筑南立面的五開間徹底打開,并在原建筑南側3.6米處加蓋一堵高墻,讓其成為新的空間界面。這樣一來,原來隱藏在墻身中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柱被顯露出來,成為空間中的主角,我們保留了原來的混凝土激肌理和立面大梁被鋸掉后在柱子上留下的切口,讓建筑改造的操作得以體現。
在舊建筑前加建四組角部相連的坡屋頂房子,圍合出四組互相連通的院落,空缺處形成兩層貫通的天井,讓上下層空間在多處連通。在新建部分做一層挑檐,降低尺度,并定義出一層的室內外的連通空間。建筑南側的樹木和田地自然流入院內直至室內,進一步挑戰既定的建筑院落內外關系。
▲南側加建模型
▲建筑南側庭院
▲建筑南立面
▲南側底層架空院落
打開建筑北側界面
原建筑北側一排低矮的民房和建筑之間有一條三米寬的巷子,使用率很低。我們通過把建筑北側首層墻體向建筑內側移,打破原有建筑邊界,讓街道走進建筑,讓民房和墻圍合成尺度宜人的檐下空間。
▲北側展廊
▲北側展廊
入口院落
入口處通過院墻的開口與鋪裝的邊線界定出既屬于院內又屬于院外的空間。在主庭院與入口庭院之間設計了一個雙面廊,兩側都可坐人,角部打開形成可以一人通行的門,門向側面一拐變成人眼高度的窗,可以從院外窺向院內。門向下一卷即可形成跨在水面上的橋供人通過。這樣一個既是廊,又是門,又是橋,又是窗的構筑容納了坐、窺、行的幾組行為,讓兩個院子之間產生了多種不同方式的連通。
▲入口空間模型
▲入口院落
▲入口空間
▲入口空間
空中走廊
建筑二層的兩處屋頂平臺通過空中連廊與室內外的二層走廊連通形成環線。該環線同時連通了室外的一系列的天井和二層室內平臺,穿行其中會時刻通過觀察質疑并確認自身在空間中的位置,帶來迷宮似的體驗。
▲入口廊架
▲入口廊架
▲二層室外走廊
▲二層室外走廊
▲二層天井
大空間/室內花園
通過結構改造和加固,把舊建筑一層的梁和樓板鋸掉,讓舊建筑呈現出其最大的空間潛力——一個10米通高的單跨大空間。這樣進一步模糊室內外的邊界:室內大廳對于室外空間來說仍然是室內,而對于小房間來說,這里卻是有陽光和植物的室外,使其成為村子公共空間的一部分。
▲中庭入口空間
▲中庭
▲中庭采光及裸露的混凝土柱
▲改建后的室內中庭
▲改建后的室內中庭
結語
建筑可能很難去用一張或幾張照片去概括,也可能無法簡單地用一段敘事或概念去抽象。尺度的感知、空間的次序和身體的經驗這些最有趣的部分都是照片、圖紙以及文字所無法傳達的。它們強調一種身體的在場經驗,抵抗對于建筑的抽象、概括以及傳播。只有置身于建筑之中,在其中漫步,才能體會到照片無法描述的部分,也許這些部分恰恰是建筑被媒體過度消費年代里建筑最為珍貴的品質。在設計中,我們希望強化這種人的身體與建筑的互動以及人的經驗在建筑中的積累,我們設計了一座需要用身體去經歷的房子。
▲改造前村委大樓平面
▲首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建筑剖面概念圖
項目名稱:昆山計家墩村民中心改造
委托單位:鄉伴計家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設計公司:原筑景觀
主創設計:閆明
項目地點:江蘇省昆山市
項目面積:2000平方米
設計撰寫:閆明
設計團隊:閆明、趙明希、宋旭、鐘榮潔
結構設計:王艷芝
機電設計:陳璐、韓苓苓
施工團隊:上海徐煒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業主團隊:仇銀豪、陳競翱、吳建明、陳明濤、楊瀟、王磊
項目攝影:田方方、閆明、仇銀豪
照片版權:原筑景觀
閆明,美國紐約Cooper Union碩士、美國Clemson大學建筑學碩士,AIA 美國馬薩諸塞州注冊建筑師。曾就職于美國波士頓 Shepley Bulfinch 、新加坡 Tiarra Design ,現擔任原筑景觀合伙人及建筑設計總監,同時主持原筑景觀建構研究中心的工作。
熱點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