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繼景
高級室內建筑師;
2013 年金堂獎獲獎設計師
2014 年金堂獎獲獎設計師
2014 年東方衛視夢想改造家推薦設計師
2014 年美標杯室內商業空間設計一等獎
2015 年金創意獎全國十佳創新設計師獎
2015 年法國雙面神設計師獎
2015 年中國室內設計協會資深設計師獎
2015 年CIID中國室內設計師資深設計師獎
2016 年40under40 中國設計杰出青年
關于繼景室內設計
我們的作品應當是對當下的社會問題作出的一種回應,是在解決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連續性問題。 我們認為設計應在普遍性當中尋求與眾不同,差異性和多樣性是設計進步的源動力。設計不應只是追求夸張、驚人的形式,應當是對現代人行為方式的研究。 我們跟很多設計師一樣,在資源過度消耗的今天追求負設計,負設計是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前提下將能耗降到最低。我們希望用最樸素、環保、真實的材料讓人跟空間產生對話、交流與情感共鳴。
編輯:賈楠
設計公司:繼景設計工作室
參與設計:范繼景、柴潤知、宋萬洋、林利達、張齊
Max vision是比利時服裝品牌,主要經營女裝和童裝。業主Jan是比利時人,因為喜歡中國的文化來到中國,并把家和辦公室安在了寧波。
此次的項目委托是在一棟新建別墅上改建辦公。建筑共四層,且地下室只有1.9米高.設計帶來的難度是如何在具有居住功能,開間跨度相對局限的建筑基礎上解決日常辦公的功能問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設計的工作不單純是室內層面,要想達到比較理想的狀態,需要解決面對諸多限制的條件,如:如何解決滿足不同部門多數人一起辦公的高效的機能和有效的管理,還有日常的接待、招聘、會議、會客、緊密的討論和展示的問題;如何更好的在法規允許的改造范圍內利用庭院把室外的環境因素介入室內,提供一個更優質的辦公環境;如何解決業主希望在三樓能有一個私人活動和親子功能但又不被員工打擾的空間。
我們認為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在問題當中,所以在開始設計之前,我們兩次前往業主現有的辦公室和工廠進行了實地的考察,觀察了設計、打樣、拍攝、裁剪、縫紉、熨燙、修飾、質檢、物流運輸等流程,并測量了現有的家具的數據也詢問了主要部門的使用者的意見,記錄了他們的行動路線、日常行為,并將其轉換成數據。
入口 Entrance
我們設計的第一步就是對建筑結構進行改造。從一進門處打通了一樓和地下一層的樓板,鑲嵌在地面一個8米長的俯瞰的玻璃櫥窗.櫥窗的獲得是把原本只有1.8米層高的地下設備夾層充分利用起來,為地下室引入光線的同時賦予它展示的功能。此功能的安置對外部具有企業功能的識別性,櫥窗里雖然亦是模特陳列、但由于高差形成的不同以往的觀摩角度,使它充滿了戲劇性,行走在透明T臺上,仿佛和樓下的模特不斷產生對流和交互。
入口外立面
車庫打通變為開放辦公
第二步是改造建筑一樓的外立面,我們幾乎切去了一樓所有的朝向庭院立面的外墻,最大化的把戶外的陽光和景觀引入室內,讓原本封閉的空間具有視覺延展性,并感受一年四季更替。同時希望創造一個室內望出去的視覺端景,并在庭院的盡頭做了兩片錯落的矮墻,以L型半圍合的形態存在于草坪中。片墻之間突出的流水口涓涓細流,淺淺的水池成為矮墻插入的基座,為停留在庭院的小鳥提供了歇棲飲水之地,待到天色逐暗,暖暖的燈光氤氳水面,微微泛到矮墻上,朦朧而寧靜。
戶外庭院
3樓看戶外庭院
之所以把景觀端景做成L型錯落是因為戶外庭院屬于公共物業產權,業主不可以私自改建,物業給到不能改建的條件是不可以有圍合的墻面,但我們還是希望能有界定和一定的圍合感,于是我們把C型圍合打開變成兩片L型半圍合,并把高度控制在1.3米,以要做安防架設基座為由跟物業談判,最終獲得認可,才有現在這種形式的呈現。
地下一樓到三樓的旋轉鋼梯
改造的第三部是把車庫的部分全部打通,把原本有三個踏步的高差找平讓其變成一個南北通透具有視覺連續性的大空間,同時把原本電梯旁邊的笨重的混凝土樓梯的動線移到空間中央,變成一個視覺焦點的旋轉樓梯,旋轉樓梯連接地下一層并一直貫穿至三樓,樓梯的位置也作為一樓兩個部門之間的功能區隔。
編織的天花
總經理辦公室
設計師試圖讓每一個項目所呈現的元素都能與空間本身的事件產生聯系,這種聯系所呈現的材料和形式不僅僅是視覺性的,同時必須要承擔最重要的解決問題的功能。所以如何在現有的空間呈現服裝設計公司所特有的基因?或者說空間是否也可以像編織衣服一樣,呈現其特性,但同時又要在預算接受的范圍內解決重要的問題。
經過討論,模型最終于采用了7000米長彩色的有彈性的線把整個開放辦公室的天花“編織”起來,同時解決天花空調和燈光的管線問題并保留住空間的高度。這種操作方法是在設計師以往案例中不曾出現的,如果要讓工人試圖按照我們的方式去呈現這種效果是有難度的,這種效果的呈現具有隨機性,隨機性所帶來的是不確定性,所以開始前設計師通過電腦模擬,找出其規律性,并把這種規律性轉換成數據,并帶著同事一起到現場實踐。實踐的結果,帶來了實操經驗,這種經驗作為后來指導工人施作的基礎。編織好的大面積的天花形成多變的幾何狀,不同的顏色疊合在一起又形成新的顏色,一直延續到二樓。
總經理辦公室
樣衣間
業主夫婦因為日常工作的繁忙,希望能在三樓設計一個屬于他們家人的私密空間,工作之余可以陪伴小孩玩耍、讀書、會客等。
設計之前通過去往業主家調研,發現了很多在原來的家里所不能實現的功能,設計師希望能在這個三樓改善和補充。三樓為坡屋面結構,最高處有4.5米高。為夾層設置兩條通路,使之在空間構成上有一些不同尋常的構筑,讓以往單向動線變成一種可循環往復的有趣的立體環形動線,讓小孩子可以樂此不疲,而直跑梯加滑梯的組合,在一個親子空間里,無疑是最佳方案。
要滿足這些條件必須要有足夠尺度的自由空間。為了獲得這種空間,設計師把原來銜接戶外露臺的外墻和一根構造柱全部切掉,并把原來較大的方形露臺對角切了一條斜線,變成一個直角三角形,對角斜線的長度獲得了最大的景觀視野的開口,同時把露臺1.3米的圍墻高度降低到1米保證其高度的安全性的同時把遠處的景觀盡收眼底,這種大而自由的空間也同時滿足了小孩子騎自行車的尺度。
建筑的多重坡頂造成三樓頂部結構復雜,純白色很好地消弭了各種雜亂的線條,消隱構造,設計師利用高度做了隔層,隔層的設置為滑梯提供了尺度是孩子們游戲玩耍的場地,天窗的開設為夾層導入了充分的光線和氣流,也是主人休息、和陪伴小朋友看星星的最佳平臺。
活動區
隔層看露臺
開放式廚房區
隔層開設天窗
出電梯的視覺焦點
工作區
區域間視線穿越的圓洞
為小朋友設計的洗手臺
改造的落地窗
休息區局部
軸側剖面圖
項目名稱:Max Vison
項目地點:浙江省 寧波市
項目面積:600平米
施工周期:16個月
主要材料:玻璃、水磨石、橡木板、彩線、鋼板、涂料
設計公司:繼景設計工作室
參與設計:范繼景、柴潤知、宋萬洋、林利達、張齊
軟裝搭配:李菊
合作單位:icolor 陳林華
施工團隊:上海颯噶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項目攝影:蘇圣亮
范繼景
高級室內建筑師;
2013 年金堂獎獲獎設計師
2014 年金堂獎獲獎設計師
2014 年東方衛視夢想改造家推薦設計師
2014 年美標杯室內商業空間設計一等獎
2015 年金創意獎全國十佳創新設計師獎
2015 年法國雙面神設計師獎
2015 年中國室內設計協會資深設計師獎
2015 年CIID中國室內設計師資深設計師獎
2016 年40under40 中國設計杰出青年
關于繼景室內設計
我們的作品應當是對當下的社會問題作出的一種回應,是在解決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連續性問題。 我們認為設計應在普遍性當中尋求與眾不同,差異性和多樣性是設計進步的源動力。設計不應只是追求夸張、驚人的形式,應當是對現代人行為方式的研究。 我們跟很多設計師一樣,在資源過度消耗的今天追求負設計,負設計是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前提下將能耗降到最低。我們希望用最樸素、環保、真實的材料讓人跟空間產生對話、交流與情感共鳴。
熱點閱讀:
老金的M50創意園工作室
流線與色彩“編織”出的科技辦公空間